必一运动 b 体育瑜伽的发展历程

2023-11-17 19:07:3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必一运动 b 体育瑜伽的发展历程瑜伽的产生是和人类历史的进步同时孕育的,向上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3000年。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剩余产品转换为社会财富,人类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和生存,转而追求精神和文化等等更高一级的思维享受,由此逐步产生了我们现在的一切文明:绘画、陶瓷、音乐、艺术等等。

  作为古代社会文明发源地的印度,在产生了上述种种文化之外,还萌生了后来对整个东方乃至世界,影响意义深远的综合哲学体系--瑜伽。

  在瑜伽的历史长河中,一般根据瑜伽主要经典的出现以及瑜伽体系的建立情况,学者们大致把瑜伽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原始时期、吠陀(韦达)时期、前经典时期、经典时期、后经典时期和近现代时期。

  据现古发现的资料,确证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河文明时期,当地土著居民就有瑜伽修持的实践,但此时的瑜伽理论和修持方法还比较原始。

  原始阶段的瑜伽最初形成不是某个或几个人所能够完成的。总结起来大概可分为以下几个社会群体共同完成的:

  虽然当时的原始资源非常丰富,但比起群居生活和部落或城镇生活,闯进大自然的修行者们生存条件还是十分恶劣的,他们不仅面临着饥饿和风寒,还面临着疾病的困扰。所以,在没有获得长生术之前,他们首先应该解决的是暂时的生存方式。由此,最早的瑜伽健身术产生。

  最早的修行者通过日出日落、云舒云展、观摩飞禽走兽及水中鱼虾等生命的活动,观察大自然赋予动、植物的本能及自愈能力。从而结合出种种治病、预防、强健的瑜伽健身术,也根据当初身体状况,所处环境的不同,创造出8400组体位法,84000个动作,为人类健康和长寿做出了重大贡献。

  修行者根据长年累月的野外生存和代代摸索,虽然获得了比常人长寿的一些收获,但始终没有谁获得永生。有大悟的修行者由此判断,没有永恒的肉体不灭;但同时有智慧的修行者通过长时间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又感悟了更深的道理,肉体的生存只是人在自然中某一阶段的存在,人长久的生存状态在自然中是不确定的,只要修行者掌握了与自然平静融合的方式提前体验了那种状态,人就可以获得永恒。身体就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转化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本质灵性不灭。

  图为瑜伽的苦行之神希瓦(旧译:湿婆),根据印度教传说,他也是瑜伽姿势的创造者。他所跳的舞蹈称为坦达瓦舞(Tandava)据说帕坦伽利就是在看到希瓦神的舞姿后而撰写了《瑜伽经》。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瑜伽教导的文字记载。公元前15世纪,在婆罗门教的宗教经典《吠陀》中提出了瑜伽的概念,“瑜伽”这个词的词根Yuj是在《梨俱吠陀》(《吠陀》的第一部)中最早提到的。此时瑜伽定义为“约束”或者“戒律”,但是并没有提供任何系统性的体式练习,这也是瑜伽有系统的记载的开始。

  《吠陀文献》是印度史上古典籍的汇集,是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吠陀》的主要部分,即《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天启经》等。

  狭义的吠陀经即指吠陀本集四部,即《梨俱吠陀》(赞颂)、《挲摩吠陀》(歌咏)、《夜柔吠陀》(祭祀)和《阿闼婆吠陀》(禳灾),通常也被称为“四韦达典”。

  在瑜伽的初级阶段一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瑜伽修持的记载,但基本以苦行的形式出现,与创世神话结合在一起,从上述记载,我们还看不出瑜伽本身是否有独立成型的理论,也不太清楚它具体的修持方法。

  图为布茹阿玛(旧译:梵天)在向至尊主奎师那顶礼。布茹阿玛是奎师那创造的第一个生物体。据吠陀经记载,《韦达》最初是由至尊主传授给布茹阿玛.再由布茹阿玛传给他的儿子后流传的。

  公元前800年前后,在《吠陀》圣典的最后部分--《奥义书》中更加精确也记载了瑜伽。其主要阐述的思想为“梵我相连”,可以说是瑜伽哲学的形成根基。

  《奥义书》认为梵是世界的本原,梵产生了包罗万象的世界万物,由于梵能够产生世界万象,能够包罗世界万象,因此,梵潜藏着无限能力,蕴含着万象的特性,既然梵包容一切,那么梵本身即无形无影,没有一丝质的特征。梵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因此人这个小宇宙与梵所创造的大宇宙是相通的,人与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等同的依据,就是在内蕴藏着与梵完全一致的绝对精神小我。

  《奥义书》的主要理论--梵我一如,即至尊梵与小我相连接,实现解脱,这也是瑜伽修行的最终目标--与至尊神完美地相连,恢复意识原本的状态。梵,原意为“咒力”、“祈祷”,引申为由祈祷而得的神秘力量,进而引申为世界的主宰及本原哲学的最高本体。

  我们知道,从印度河文明及婆罗门教的大量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瑜伽修持的记载。但仍然不是很清晰,到了《奥义书》时期,瑜伽修持的理论与实践方式开始逐渐凸现出来。《迦陀遇奥义》说,当进入瑜伽境界时,不但眼、耳、鼻,舌、身五个感觉器官一律停止活动,而且第六识-意识也趋于静止,即瑜统制了身心的诸种活动状态,使修持者达到内在静谧境界。这与后来《瑜伽经》的定义是一致的:即瑜伽是对心的控制作用!

  同一时期的《白骡奥义》也论述了修持瑜伽的场所应该具备的条件,论述了修持时如何掌握具体的正确姿势,如何收摄意识,如何调息,如何调御杂念,论述了修持瑜伽可以使身无老病,健康颜愉,乃至最后摆脱生死轮回,归到梵我一如。

  在《奥义书》看来,梵我本是一同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被禁锢在肉体中,在三界造业轮回,受苦不已。因此那个大梵才是真正的自我,而这个小我则是被迷失的自我。因此,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力图回归真正的自我,亦即达到“梵我一如”的境地,使小宇宙内在灵魂与大宇宙灵魂达到高度契合,和谐与统一。

  在《慈氏奥义》中,已经出现“瑜伽师”的名称,可见当时已经有一批专门修持瑜伽的人。由于这批人的努力,瑜伽修持越来越成熟,并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同时需要有经验的导师现场指导,因此,在《奥义书》时代,瑜伽修持已经注重师承大,讲究择徒。这一点后来在印度成为传统,也使瑜伽修持形成不同的流派。

  《薄伽梵歌》原是古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第六篇中的一部分。《摩诃婆罗多》以印度北方一个婆罗多王国内部般度族与俱卢族的斗争为线索,描写了据说牵动了整个北印度的一场大战,它在全面地描写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发展变化过程中,涉及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反映当时印度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诗之一。

  《薄伽梵歌》共分18章,每章的标题中都含有瑜伽两字。开篇即:阿周那忧伤瑜伽。从这一角度讲,《薄伽梵歌》将人的一切有关活动都纳入瑜伽范畴,表现出一种泛瑜伽的倾向。当然,《薄伽梵歌》如此处理瑜伽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印度“瑜伽”本来就是指与宇宙本原的神秘联系与结合,这也是印度传统意义上的解脱,由此一切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行为自然统统属于瑜伽。在《薄伽梵歌》中,所论述的瑜伽表现多种多样,纷繁复杂,诸如“自我克制瑜伽”“不灭梵瑜伽”“表现瑜伽”“无上神我瑜伽”等等。从广义上讲,它们都属于人们追求解脱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自然都是瑜伽。

  不过,后代印度公认,在(薄伽梵歌》时代,印度瑜伽已经形成四大主流形式。即: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与王瑜伽。印度瑜伽的这四大主流形态对后代均有较大的影响《薄伽梵歌》对这四大主流形态的瑜伽均有介绍与论述。应该说,在印度古代的诸种文献中,是《薄伽梵歌》第一个全面提出上述瑜伽四种主流形态并对它们进行论述的,这是《薄伽梵歌》对印度瑜伽理论的一个贡献。

  业瑜伽:梵文可译作“羯磨”,原意为行为。印度哲学认为人的行为会引发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东西。这种东西会按照人的行为的善恶性质,带来相应的果报,这种东西就称为业。其实业瑜伽讲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指行为以后产生的业,所以有人将它译为“行为瑜伽”或“有为瑜伽”。

  智瑜伽:梵文译作有智慧、知识。这种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指能够觉悟、证悟宇宙神秘本质的最高智慧。所以,所谓智瑜伽是指通过学习关于世界本源的知识,并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用各种方法,包括瑜伽冥想来证悟这个本源。

  信瑜伽:梵文译作诚信、虔诚。这种瑜伽理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对神的虔诚信仰,就能够蒙神庇佑而得到解脱。因此,与信仰相比,一切关于宗教的知识各种各样的修持,乃至仪式繁琐的祭祀,相对来说都是次要的。

  王瑜伽,梵文是国王的意思,所以王瑜伽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瑜伽中最高级,最机密的瑜伽。王瑜伽主张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控制与修持,从而实现解脱,在上述瑜伽中,业瑜伽侧重法的行为,信瑜伽侧重虔诚的信仰,智瑜伽以智慧为主,只有王瑜伽特别注重对内在精神深层意识的控制,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是所有瑜伽中最稳妥、最有效最迅的解脱之请也是它被称为王瑜伽的原因。王瑜伽认为人的意识的狂热活动造成对内在灵魂的束缚,因为这些活动消耗了灵魂的能,阻碍了灵魂的显现与升华,所以必须竭力抑制意识的活动,禁欲、忍耐、坚定、自治等手段控制感官与意识。

  约公元2世纪,印度圣哲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这是第一本系统阐述瑜伽的专著。原始瑜伽时期,印度已经有了哲学的萌芽,原始瑜伽的产生与流传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期瑜伽是与原始动因的统一和联合,每次以“梵我一如”的婆罗门理论为面目出现在各个门派的哲学基础上。但是,到了古典瑜伽时期,随着婆罗门教的复兴,婆罗门教系统的各种哲学开始形成独立的派别,当时主要理论派别有吠檀多派、数论学派、胜论学派、文法学派、弥曼差派、正理论学派以及瑜伽派。这期间以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出现为代表。

  简洁明了,对此前的种种瑜伽流派作了十分明确的梳理界定。如前所述,《薄伽梵歌》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瑜伽形态作了记录与描述,从《薄伽梵歌》的记叙可见,当时把一切可以最终得到解脱的行为都看做是瑜伽,从而可称为泛瑜伽或广义瑜伽。而《瑜伽经》把瑜伽严格限定为对心的变化的抑制,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对心理活动、精神活动进行控制与引导的修持,才算作瑜伽。

  瑜伽,只有涉及心理的控制与引导部分属于瑜伽,其主体部分则不应归入瑜伽。所以,研究者一般认为,《瑜伽经》本身属于王瑜伽系统,无论如何,帕坦伽利对瑜伽的这个定义得到人们普遍的赞同,并流传开来,我们现在理解的瑜伽,一般来说,也就是帕坦伽利界定意义上的瑜伽。

  修习是保持安稳的努力。所谓保持安稳,也就是保持心的静止的初始的本原状态。只有经过长期的、虔诚的,不受干扰的专注努力。这种修习的成果才能牢固,亦即永久保持,不致因某种原因而退失。

  欲:一种是摆脱对可见享乐的追求,即对财富,权利、地位、女色等等世俗事物的追求。一种是摆脱对超验享乐的追求,即追求升上天堂,追求神通之类。第三类是基于数论哲学的较高的离欲,即认识到神我与原初物质的真正性质与相互关系,从而摆脱对原初物质的追求与关心,改为追求对神我的证悟。

  在瑜伽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瑜伽经》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它一方面对此前的瑜伽实践作了系统的整理与归纳。另一方面,它吸收数论哲学,第一次使瑜伽的修持有了完整、严密的理论基础。从此,瑜伽派作为婆罗门教正统派的六派之一出现在古代印度文化史上。《瑜伽经》作为瑜伽派的经典依据,对其后瑜伽历史的发展,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象头神甘内什是印度的驱邪和破除障碍之神,十分受人崇敬。传说,他曾帮助记录史诗《摩诃婆罗多》。因为他为记录史诗用坏了笔,就折断了自己的象牙作笔用。

  在这之前发展的瑜伽具有明显的强烈的出世主义倾向,但这一时期的瑜伽,开始关注我们周围的世界,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对身体和感性对象不再持有强烈的否定性态度。瑜伽练习者不再渴求从现实中解脱,而更强调接受现实。在修行上经历了重冥想到重体位的转变。这一时期的早期,重视女神崇拜的密教(坦多罗)瑜伽得到蓬勃发展,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延续至今最为重要的经典,即哈达瑜伽(Hatha Yoga)最重要的经典——斯瓦特玛拉摩(Svatmarama)的《哈达瑜伽之光》。

  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利用对神尤其是对女神的崇拜取代了对业瑜伽的。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相对性和二重性(善与恶、冷与热、硬与软阴与阳)。密教的瑜伽修持在约公元7世纪大乘佛教与婆罗门教及印度民间俗信相结合,产生了密教。密教的佛学思想完全建立在大乘佛教的基础之上。密教流传至中国,影响、四川、云南地区。

  密教则主张“空有统一”,强调终极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统一性与无差别性。密教认为自心即佛心,烦恼即菩提,贪染即清静,世间即出世间,生死即涅槃。

  密教的修持大致可以归纳为本尊法、修习气脉明点法等基本修持方法必一体育官网。其中又包括诸如真言、灌顶、手印等种种加行。但由于密教派别繁杂,理论有异,修持互别,因此很难一概而论。以气脉中最重要的中脉而言,到底中脉是什么颜色,不同的派别说法不一。又如脉轮,是瑜伽修持的中心,但不同的派别对脉轮的论述大不相同,有四轮、五轮、六轮、七轮、八轮等种种说法,印度密教传到我国、佛教对密教的修持有继承,有发展,使得情况可加复杂。加之密教的修持本来就不准公开,乃师徒秘密相承,即使是本门,非经灌顶不得授法。

  密教时轮乘是佛教密教,也是印度佛教的最后一个派别,它的产生时期,正是印度婆罗门教的湿婆派、毗湿奴派、性力派发展的时期,也是佛教走向衰败时期。当伊斯兰教把几个大庙破坏后,佛教终于淹没在婆罗门教的汪洋大海中。

  哈达瑜伽是当代最受西方世界欢迎的瑜伽流派,最初出现于9世纪或10世纪。其理论基础十分繁琐复杂,事实上,哈达瑜伽只是后经典时期一个很小的不太重要的瑜伽流派。由于迷恋于身体和神通,在当时的印度教中,哈达瑜伽多少有点异端的嫌疑。哈达瑜伽的理论起源于坦陀罗瑜伽,同时还吸收了佛教、炼金术和湿婆教的因素。

  像坦陀罗瑜伽一样,哈达瑜伽士相信事物的正反相对(例如男和女、热和冷、快乐和悲伤)引起疾病、痛苦和误解。哈达瑜伽的名称,“Ha”的意思是太阳,“tha”的意思是月亮,“哈达”就是太阳和月亮的结合,意味着相反相成。哈达瑜伽对两性结合的兴趣并没有像坦陀罗瑜伽那样大,它更热衷于将肉身转化为微妙的神圣的身体,因此而得到开悟。

  在整个后经典时期,哈达瑜伽都是一个边缘性的流派,但它产生了数量惊人的专著,创立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惯例。第一本哈达瑜伽著作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格拉克沙(Goraksha)的瑜伽士,被认为是哈达瑜伽之父。

  当今最流行的瑜伽形式--哈达瑜伽的体式,最早是以促进健康和改变外表为重点而出现在我们的文化当中的。但是,随着练习者们对瑜伽的逐渐深入,他们所通过瑜伽获得的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会使其进人生命中更深人更精神化的境界,身体、思想和精神的共同体成为了这种强有力的转换方式。

  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后,印度民族资本立义兴起,传统的瑜伽思想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更多的流派。开始更广泛地向全世界传播。瑜伽的中心也由过去的重冥想和精神转向重身体的练习。

  近代瑜伽第一种发展类型是以旧的形式为新的目的服务。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民族主义激进派领袖提拉克、国大党创始人圣雄甘地,民族主义理论家辨喜。

  提拉克提倡业瑜伽号召印度人们积极投入反对英国殖义的斗争,就是要求人们不追求自己的利益,不考虑行为后果,完全按照自己的职责去行事。婆罗门教认为:只要认真实践瑜伽,死后一定能够解脱,他号召人们行动起来。

  第二种类型是把近代科学思想引入古老的印度宗教哲学与瑜伽,对瑜伽理论进行改造与发展。代表人物奥罗宾多 ,他在智瑜伽、业瑜伽、信瑜伽、王瑜伽、哈他瑜伽基础上创立了整体瑜伽,整体瑜伽认为人的身体 生命和心思与内在的灵魂或心灵不是对立的,不主张气绝身体生命和心思,而是强调这三者的整体上升和超心思意识的下降,通过这种上升与下降的双重过程促使人的整体转化。

  传统的瑜伽学说一般都认为,只有在三昧状态。即意识活动完全停止的状态中,小我才可能与最高我相结合。与此相反。整体瑜伽不主张毁灭意识活动,而主张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亦即意识不停止活动的情况下,人就可以与世界本原结合。

  而整体瑜伽不强调身体的姿势与呼吸的训练,不要求遵守特殊的仪式,也不主张背诵特定的咒语与。它只是一种进行精神转化的内部瑜伽,强调克服私心以促进心思、生命与身体的整体转化。这种瑜伽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实践的。

  传统的瑜伽往往强调在人生的某一方面进行修持。但是整体瑜伽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整个人生就是瑜伽”。在奥罗宾多看来,为了实现人的整体完善,应当把人生的一切行为和体验作为达到完善

  近现代时期,瑜伽开始不断得到发展和复兴。这一阶段,出现了不少瑜伽大师,其中,19世纪的室利·罗摩克里希那(Sri Ramakrishna)对复兴瑜伽传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现代瑜伽之父”。

  他的——著名的辨喜(Swami Vivekananda),则将瑜伽传播到了西方,并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对瑜伽在西方的流行极为重要。但辨喜的瑜伽(胜王瑜伽)基本上属于王瑜伽传统,与现当代人们最为熟悉的哈达瑜伽相距甚远。

  对现代瑜伽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师主要的还包括:斯瓦米·希瓦南达(Swami Siwananda,阿育吠陀与瑜伽结合)、帕拉宏撒·尤迦南达(Paramhansa Yogananda,瑜伽神秘主义)、斯瓦米·库瓦雷阳南达(Swami Kuvalayananda,开拓科学瑜伽)、斯瓦米·拉玛(Swami Rama,瑜伽和科学实验相结合)、斯瓦米·兰德福(Swami Ramdev,呼吸瑜伽治疗)。对现代哈达瑜伽具有根本性影响的人物应该是克里希那玛查亚(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正是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持续努力,他带出了四位非常著名的瑜伽大师:帕塔比·乔伊斯(Sri Krishna Pattabhi Jois ,阿斯汤加瑜伽创始人)、B. K.S.艾扬格(B. K.S.Iyengar,艾扬格陕创始人)、英蒂拉·德菲(Indra Devi)以及T.K.V.德斯卡查尔(T.K.V.Desikachar)。

  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与至尊神奎师那联系在一起。奎师那是宇宙的源头,祂的伴侣茹阿妲是宇宙能量的女性展示的源头,奎师那最伟大的奉献者。

搜索